发布日期:2024-12-22 01:27 点击次数:57
有言"天下武功出少林",在金庸的武侠世界中,少林寺是武林数百年来的泰山北斗。在天龙时代,天下绝顶的高手之中就有不少"玄"字辈的少林高僧,例如身兼大力金刚掌,般若掌,袈裟伏魔神功等七十二绝技的玄慈方丈。就连"天龙四绝"之一的萧峰也曾拜师学艺,习得一身精湛的少林武功。
然而自射雕时代开端前,火工头陀偷学少林外门武功,卧薪尝胆,于武艺大成时挑战及重伤了少林不少的高手。武功高强者伤亡惨重,元气大伤,阻碍了上乘少林武功的传承,导致了武学断层,使少林寺走向衰微。
同时不少武林高手身死于靖康之祸中,故此中原武林一蹶不振。然至射雕时代的华山论剑,天下五大高手在华山之巅切磋武功,论剑后武林在东、西、南、北、中的五个方位各有一绝,开创了全新的武林格局,由衰转盛,绝顶高手相继而出。
不少读者都想知道射雕三部曲中的武学第一人。所以今天笔者就聊聊谁是高手第一人。
在射雕时代,天下五绝及"老顽童"周伯通是乃当代最绝顶的高手。在武学顶盛的神雕时代,不论中原、西域武林都人才辈出,包括郭靖、金轮法王、杨过。至神雕未端时,周伯通、郭靖和杨过晋身新五绝之列。而在百年后的倚天中,当世顶尖高手则有张三丰、张无忌。
在这些顶尖高手中,笔者会先排除旧"五绝"高手。在神雕时代,这些高手踏入年近百岁的高龄,武功已臻化境,比之射雕时代的武功可谓不可同日而语。
例如在神雕时黄药师能凭"空弹"的弹指神通逼出罡气,一招制服潇湘子、尹克西等一流高手,已然达致不滞于物的境界,武功深不可测。
射雕中旧"五绝"叱咤江湖,曾扬言世上没有五绝不能破解的武功,在神雕这武学顶盛的时代看来未免是坐井观天了。例如,其时黄药师的武学并未登峰造极,其弹指神通仍需借暗器、石子等外物传递内力,且应对丘处机、马钰等略逊蒙古三杰的二流高手,尚不能一招逼退他们。
神雕时代的他们武功虽臻入化境,但由于年入高龄,开始年迈力衰、力不从心,只能勉强能抵御杨过、金轮法王等人的招数,较量为时一久,恐怕会落败。
例如旧"五绝"以一阳指大战金轮法王,书中有说到:一灯大师头顶白气氤氲,渐聚渐浓,便似蒸笼一般,显是正在运转内劲,深恐他年迈力衰,不敌法王。
可见,旧"五绝"的武功虽精纯,但瑜不掩瑕,败在体力,实难成武功第一者。
接下来剑侠会排除金轮法王。在神雕十六年前,其内力便不下于郭靖,自练成十层"龙象般若功"以来,其每掌均有"十龙十象"之力,力近千斤,血肉之躯岂能抵挡?
法王掌力之强,连旧五绝、周伯通等人都自叹不如,心知单打独斗下,法王恃其雄强掌力于天下间无人能敌。可见法王以"力"跻身绝顶高手之列。但笔者分析了高手之间的掌力排名,认为天下间有一人的掌力与金轮法王旗鼓相当,那人便是亲自领教过法王功夫的杨过。
在襄阳大战中,杨过、法王二人于梯台对掌,几乎战成平手,然而法王的武学造诣虽高,练就出从未有人练成的十层"龙象般若功",但其心境层次逊于同等水平的高手,限制了临场实战的发挥,终究难成天下第一高手。
郭靖曾与法王在大胜关陆家庄的英雄大宴对过一掌,之后郭靖向后退让,自然而然地消解敌人掌力,乃是武学正道。金轮法王给杨过一捣乱,搅得脸上无光,硬要争回颜面而实接郭靖掌力,却是大耗内力真气,虽似占了上风,内里却是吃亏。二人均是并世雄杰,数十招内决难分判高下,金轮法王勉强在一招中先占地步,胸口又不免隐隐生疼。
可见,法王心胸狭窄,且过分执着于"名",太注重武学大宗师的身份,以致掉以轻心,错失良机优势。即使面对次一等的高手,如在终南山一战中,运用双手互搏之术,左右手同使出玉女素心剑法的小龙女,法王竟因剑法之威而怯战失准。以法王掌力之强,原来逼出排山倒海的劲力,一招之内震断小龙女双剑,却怯小龙女剑招之快,竟舍长取短,弃"力"拼"快",终被快如疾风的剑锋划伤了手腕,可见法王心理质素之差。
可是不少读者却认为法王在襄阳大战杨过时占了上风,相信练达十层"龙象般若功"的法王在武学上已然脱胎换骨,以往败势不再复见。
但事实上,郭襄正处于危难之中,杨过要出手相救,无法兼顾与法王搏斗,才为法王的五轮绝技所伤。然而,那全由心意主宰,由心使臂、臂使掌的黯然销魂掌虽于与小龙女重聚时已失效,招式身法之奇大不如前,但我们可见,掌法要击败心境不足的法王仍绰绰有余,凭招式之"奇"出奇制胜,百余招内制服法王。
法王总因突如其来的变故和劣势而无心恋战,落入窘境,所以法王心境的不足无疑是阻碍他成为天下第一高手的重要因素。
在排除旧五绝及金轮法王后,笔者认为郭靖、周伯通、杨过这三人的武功实乃不相伯仲,难分高下。
郭靖将天下第一武学"九阴真经"、至空至柔的空明拳和全真教的天罡北斗阵,融入到至刚的降龙十八掌之中,练出至刚至柔的降龙十八掌,去势至刚至猛,又有一十三道后劲层层加固掌力,使掌力无坚不破,达致攻守兼备的极致境界。郭靖又能双手互搏之术同使两招降龙十八掌,使其掌法在用劲及招式上都登峰造极。
周伯通则精通空明拳、左右互搏及"九阴真经"的武功。周伯通于全真道门内深得道家要旨,加上接近百年的武学修为,其于"九阴真经"及空明拳的造诣上与郭靖有所不同,或更深于郭靖,在融会贯通下武功至精至妙。虽说周伯通老年气衰,拳掌之力不及郭、杨二人,但其武学着重以柔克刚、以弱胜强。
周伯通的武功之奥妙,有什于黄药师以奥妙见称的东风绝技和弹指神通,就连领教过周伯通武功的杨过都曾言,黄药师的武功对比周伯通并非出奇奥妙,可见周在武功上更上一层楼,有超五绝的水准。
至于杨过的黯然销魂掌之所以看似与其绝学打成平手,纯粹是因为周伯通有意试探杨过的武功,引出他未使的一十三路掌法。若周伯通全力以赴,同使空明拳、左右互搏及"九阴真经"的武功,恐怕杨过只能全力自保,不可与他拆招较量,又岂有进攻之势?
至于杨过,其黯然销魂掌虽失去神效,但其隐藏绝学玄铁剑法的神威则使输赢成败难以预测。其玄铁重剑重九九八十一斤,由无坚不摧的玄铁制成,配合杨过那雄厚至极、势于山洪的内劲,则剑招威力无穷,补足失去一臂和掌法失效的缺点,能与其余二人斗过旗鼓相当。
倚天时最绝顶高手之一的张无忌,二十来岁时其九阳内力虽不下三人,又习得多项神功,如太极拳、剑、圣火令神功心法、乾坤大挪移等盖世武功,武功理应高于这三人。
但初时见识周芷若那功力不纯的九阴白骨爪和白蟒鞭时,却诧异称奇,不知自己能否有胜算。按理说周芷若此时的速成九阴外功,顶多接近梅超风、李莫愁的功力,以张无忌当世无双的刚劲拳力而言,实是不足为惧,然而他又为招式之奇而大惊失色,可见其武学造诣乃下于旧五绝、准五绝之流了。
至于射雕三部曲的武功第一人是谁?这人便是倚天中开创武当派的大宗师,自创太极神功的张三丰。
凭借百年武学修为,其武功造诣已达出神入化、炉火纯青的地步。其内力深不可测,并已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,成为倚天中的天下第一。虽然年事已高鲜有出手,实已达从心所欲、无不如意的最高境界。张三丰对武学的理解可谓惊为天人,在三部曲中前无古人,后无来者。
要知道在金庸小说中,创作武学比之修练武学,在境界上更高一层。张三丰凭一人之力创下了震烁古今的太极拳及太极剑。太极拳及太极剑均是无招式之武功,不拘泥于固有武学的枷锁,化变无穷,应招而胜,达入"无招胜有招"之境,境界胜于周、郭、杨三大高手的绝学神功。
威力而言,太极拳集道家武学之大成的拳法,讲究太极圆转,永无止境,用意不用力,以柔劲为主。太极拳与一般武学颇有不同处,能"以虚御实"。攻时,只要双手一圈,如抱太极,一股雄浑无比的力道组成了一个旋涡,在双掌掌力的笼罩之下,无可闪避、无可抵御,更使人原地急转,如转陀螺,如旋纺锤。守时,对手劲力再强,千百斤的力气都犹似打入了汪洋大海,无影无踪,无声无息,身子却为自身劲力带得斜跌。
可见,太极拳攻守兼备之极致、以虚御实之神妙。张三丰一生潜心修练,练功时日之长及武学天份之高,使其武学境界及内力早已高于郭靖、周伯通等人,其太极拳更是无人能敌;至于太极剑,乃集道家武学之大成的剑法,讲究"神在剑先,绵绵不绝"之意,以不变应万变,以后发制敌,是故虽无招,却能威力无穷。
太极剑练至炉火纯青的境界时,木剑亦能比肩世上最锋利的倚天剑,已然达致独孤求败"四十岁后,不滞于物,草木竹石均可为剑。自此精修,渐进无剑胜有剑之境"。
易经有言:"易有太极,是生两仪,两仪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"。
金庸笔下不少最上乘的武功,例如天龙时逍遥派以六十四卦为基础的凌波微步、神雕时东邪黄药师脚踏八卦方位的最上乘绝学、倚天时华山昆仑两派高手合使的正反两仪刀法等等,全由太极而生。
然而古往今来,只有张三丰一人能反璞归真,化繁为简,回复到武学本初的质朴,即太极,是以无招,以不变应万变,亦攻亦守,亦阴亦阳,最贴近道家、甚至武学的本源,境界之高自然能成为射雕三部曲中的武学第一人。
杨过周伯通武功郭靖武学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